最近把用了五年的 iTerm2 换成了 Alacritty——一个基于 Rust 编写、使用 OpenGL 加速的跨平台终端,大小仅 6M,号称“全球最快的终端仿真器”。实际体验下来,响应速度确实非常流畅。
安装 Alacritty
你可以从 GitHub Releases 下载对应平台的安装包,也可以通过 Homebrew 快速安装:
1 | brew install --cask alacritty |
替换应用图标
默认的 Alacritty 图标比较朴素,我选择从 Freepik 下载了一个更符合审美的 .icns 图标。替换方法也很简单:
- 在「应用程序」中找到
Alacritty.app - 按下
Command + i打开简介窗口 - 将下载的
.icns文件拖到左上角的图标上 - 重启 Alacritty,新图标就会生效
个性化配置
我个人偏好沉浸式头部和 JetBrains Mono 字体,以下是配置方法:
安装 JetBrains Mono 字体
1 | brew tap homebrew/cask-fonts |
也可手动安装:
- 访问 JetBrains Mono 官网下载字体文件
- 解压后双击
.ttf或.otf文件安装
验证是否安装成功:
1 | fc-list | grep "JetBrains Mono" |
导入配置文件
参考一个大佬的配置:点击下载
我将常用配置整合在 alacritty.yml 中,执行以下命令一键导入:
1 | mkdir -p ~/.config/alacritty && \ |
如果配置与当前版本不兼容,可运行
alacritty migrate进行迁移。
创建命令行快捷方式
建议将 Alacritty 链接到 PATH,方便随时调用:
1 | sudo ln -sf /Applications/Alacritty.app/Contents/MacOS/alacritty /usr/local/bin/alacritty |
验证安装:
1 | alacritty --version |
常用快捷键配置
在配置中定制了几个高频快捷键:
Command + r:清屏Command + w:隐藏窗口(原为退出)Command + t:新建窗口Command + Shift + w:关闭当前窗口Command + Delete:删除整行Command + f:搜索关键字Command + ←/→:跳至行首/行尾
搭配 Tmux 使用
还整合了 Tmux 配置,实现更强大的终端管理:
1 | # 安装 Tmux |